(一)碳濃度過低
溫度波動很大或催滲劑過少都會引起表面的碳濃度不足。最理想的碳濃度為0.9—1.0%之間,低于0.8%C,零件容易磨損。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1.催滲劑的用量不應(yīng)低于4%;2.滲碳溫度一般采用920—940℃,滲碳溫度過低就會引起碳濃度過低,且延長滲碳時間;滲碳溫度過高會引起方矩管晶粒粗大。
(二)滲碳濃度加劇過渡
滲碳濃度突然過渡就是表面與中心的碳濃度變化加劇,不是由高到低的均勻過渡,而是突然過渡。產(chǎn)生此缺陷的原因是滲碳劑作用很強烈,同時方矩管中有Cr、Mn、Mo等合金元素是促使碳化物形成強烈,而造成表面高濃度,中心低濃度,并無過渡層。產(chǎn)生此缺陷后造成表里相當大的內(nèi)應(yīng)力,在淬火過程中或磨削過程中產(chǎn)生裂紋或剝落現(xiàn)象。防止的方法是滲碳劑新舊按規(guī)定配比制,使?jié)B碳緩和。用BaCO3作催滲劑較好,因為Na2CO3比較急劇。
(三)碳濃度過高
如果滲碳時急劇加熱,溫度又過高或固體滲碳時用全新滲碳劑,或用強烈的催滲劑過多都會引起滲碳濃度過高的現(xiàn)象。隨著碳濃度過高,方矩管表面出現(xiàn)塊狀粗大的碳化物或網(wǎng)狀碳化物。由于這種硬脆組織產(chǎn)生,使?jié)B碳層的韌性急劇下降。并且淬火時形成高碳馬氏體,在磨削時容易出現(xiàn)磨削裂紋。要避免碳濃度過高可以采用:1.固體滲碳時,滲碳劑要新、舊配比使用。催滲劑最好采用4—7%的BaCO3,不使用Na2CO3作催滲劑;2.嚴格控制爐溫均勻性,不能波動過大,在反射爐中固體滲碳時需特別注意;3.不能急劇加熱,需采用適當?shù)募訜釡囟,不使鋼的晶粒長大為好。如果滲碳時方矩管晶粒粗大,則應(yīng)在滲碳后正火或兩次淬火處理來細化晶粒。
(四)滲碳后表面局部貧碳
固體滲碳時,木炭顆粒過大或夾雜有石塊等雜質(zhì),或催滲劑與木炭拌得不均勻,或方矩管所接觸都會引起局部無碳或貧碳,管材表面的污物也可以引起貧碳。這時我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:1.固體滲碳劑一定要按比例配制,攪拌均勻;2.卻除方矩管表面的污物;3.裝爐的工件注意不要有接觸。固體滲碳時要將滲碳劑搗實,勿使?jié)B碳過塌而使之接觸。 |